这是我第一次到Semaq Beri村子的遭遇。
那天,我就坐在Batin家前面跟他家人聊天,旁边还有几个小孩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Batin首先问到。
我心想,初次到境自我介绍是理所当然的,没有犹豫就回答:
“我的名字是Ing!”
Ing是以前到一个Mah Meri的村子时,一个婆婆取的。她觉得我的全名太长,不易记,就用了名字中的一个音来叫我。
我得仔细描述接着下来发生的事。
首先,听到我名字的大人们就开始沉默,左右看了下,就动手拿槟榔吃。Batin则把头转到一边去,往远处望不说话。过了数秒,旁边的几个小孩就开始东歪西倒的大笑起来。在我不知所以为然呆在那边的时候,几秒钟前还保持沉默的大人们,也跟着放声大笑。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Batin首先问到。
我心想,初次到境自我介绍是理所当然的,没有犹豫就回答:
“我的名字是Ing!”
Ing是以前到一个Mah Meri的村子时,一个婆婆取的。她觉得我的全名太长,不易记,就用了名字中的一个音来叫我。
我得仔细描述接着下来发生的事。
首先,听到我名字的大人们就开始沉默,左右看了下,就动手拿槟榔吃。Batin则把头转到一边去,往远处望不说话。过了数秒,旁边的几个小孩就开始东歪西倒的大笑起来。在我不知所以为然呆在那边的时候,几秒钟前还保持沉默的大人们,也跟着放声大笑。
这幕“欢乐”的情景大约持续了好几分钟,才有人告诉我。
Ing是青蛙的名字,一种在雨天时会发出ing叫声的青蛙。
这时我才恍然大悟,那些大人刚才的沉默是因为不好意思回应我。 后来在村子的其他住户初次谈访时,又面对相同的三部曲。一问一答,然后哄堂大笑。现在村内的小孩都这样叫我:“Along Ing”。用Semaq Beri语直译的话其实就是 “青蛙大哥”。
这时我才恍然大悟,那些大人刚才的沉默是因为不好意思回应我。 后来在村子的其他住户初次谈访时,又面对相同的三部曲。一问一答,然后哄堂大笑。现在村内的小孩都这样叫我:“Along Ing”。用Semaq Beri语直译的话其实就是 “青蛙大哥”。
这让我非常苦恼。
想想类似的情况其实也曾经发生过不少。
以前到台湾的泰雅部落服务时,一个Yaba(父亲之意)帮我取了一个名字,叫Malay。原因是我来自马来西亚(Malaysia )。但久而久之,整个部落的人就如此称呼我——马来西亚,原因是方便又容易记。至今想起也不知道该好气还是好笑。
名字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涵意,取名也带有各种各样的目的。听一些老人家说早期孩子夭折率高,为孩子们取名都用些阿猪、阿狗等非人的称呼,说是容易骗过要来索命的牛头马面,能让孩子们平安长大。弗雷泽(Frazer, J.G.)的“金枝”(The Golden Bough)一书里也纪录过不少世界各民族对于名字的看法和忌讳,值得详读。
名字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涵意,取名也带有各种各样的目的。听一些老人家说早期孩子夭折率高,为孩子们取名都用些阿猪、阿狗等非人的称呼,说是容易骗过要来索命的牛头马面,能让孩子们平安长大。弗雷泽(Frazer, J.G.)的“金枝”(The Golden Bough)一书里也纪录过不少世界各民族对于名字的看法和忌讳,值得详读。
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,其实是很有趣的。
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里,几乎每一天都与不同文化的人接触;假设每个文化对于姓名都有不同的认知和意义,那么你可否知道在其他文化里,你的名字又带有什么样的意义呢?
(林嘉運 撰。收录于《雨林中的人类学家》一书;大将出版社)